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認證:
5506
詢價必答
姓名:
性別: 男.
電話:
手機:
股票名稱:
詢價 (買):
詢價 (賣):
張數:
認證:
5268
以手機號碼自動登入:

0979-153-120

02-2976-8808

QRCode 便捷網址連結

首頁 > 公司基本資料 > 花旗(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個股新聞

花旗銀行 個股新聞

公司全名
花旗(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個股新聞
項次 標題新聞 資訊來源 日期
1 花旗(台灣)蟬聯卓越銀行兩大獎 摘錄工商A 11 2025-09-04

  花旗(台灣)銀行在2025年度卓越銀行評比中,再度榮獲外商銀行 組「最佳企業金融」與「最佳ESG」兩項殊榮,不僅再次肯定花旗在 企業金融領域的專業實力,也展現其以金融影響力推動永續發展的承 諾。

  花旗集團台灣區總裁暨花旗(台灣)商業銀行董事長張聖心表示, 花旗將永續視為重要方向,持續探索如何在策略與營運中實踐ESG理 念,並期望未來能與客戶共同朝淨零的目標前進。

  花旗已連續三年奪得「最佳企業金融獎」,並第四度獲頒「最佳E SG獎」。在國際供應鏈持續轉移之際,花旗憑藉綿密的跨國網絡與完 善的金融服務,協助台灣企業加速全球布局,同時以綠色金融工具支 持客戶落實永續行動。

  花旗(台灣)商業金融事業群負責人余苑菱指出,在動盪的經濟環 境中,供應鏈的不確定性驟升,重組或移轉的趨勢使得企業更重視國 際情勢洞察與靈活資金規劃。花旗提供跨境金流、資金管理與籌融資 整合方案,且具備專業分析團隊,能幫助客戶提升營運效率、拓展國 際版圖,同時確保企業在全球化競爭中掌握先機。

  憑藉遍布全球超過90個市場的優勢,花旗持續扮演台灣企業通往國 際的重要橋樑。自2020年以來,花旗集團為台灣企業客戶從全球資本 市場籌集逾270億美元的資金,在日益複雜且快速變化的產業環境中 ,持續協助台灣企業邁向海外,也幫助國際企業投資台灣,增強國際 競爭力。

  在國際與在地評比中,花旗在台屢獲佳績。除了這次《卓越雜誌》 2025年度卓越銀行評比的兩項大獎外,更榮獲《亞洲金融》的「最佳 國際銀行」、「最佳國際商業銀行-中小企業」,及《財資雜誌》Tr iple A「最佳永續金融國際銀行獎」、「最佳國際企業及機構顧問獎 」與「最佳商業銀行」等國際獎項。
2 花旗銀 永續金融績優 摘錄經濟A 10 2025-09-03
《卓越雜誌》公布2025年卓越銀行評比中,花旗(台灣)再度榮獲外商銀行組「最佳企業金融」與「最佳ESG」兩項殊榮。不僅再次肯定花旗在企業金融領域專業實力,也展現其以金融影響力推動永續發展的承諾。

花旗集團台灣區總裁暨花旗(台灣)商業銀行董事長張聖心表示,「我們深刻理解永續轉型挑戰,也看見其中孕育的機會。因此我們將永續視為重要方向,持續探索如何在策略與營運中實踐ESG理念,並期望未來能與客戶共同朝淨零目標前進。」

據卓越雜誌調查結果,花旗已連三年奪得「最佳企業金融獎」,並第四度獲頒「最佳ESG獎」。在國際供應鏈持續轉移之際,花旗憑藉綿密跨國網絡與完善金融服務,協助台灣企業加速全球布局,同時以綠色金融工具支持客戶落實永續行動。

花旗(台灣)商業金融事業群負責人余苑菱指出:「在動盪的經濟環境中,供應鏈不確定性驟升,重組或移轉趨勢使企業更重視國際情勢洞察與靈活資金規劃。花旗提供跨境金流、資金管理與籌融資整合方案,且具備專業分析團隊,不僅幫助客戶提升營運效率、拓展國際版圖,更確保企業在全球化競爭中掌握先機。」

憑藉遍布全球超過90個市場的優勢,花旗持續扮演台灣企業通往國際的重要橋梁。2020年來花旗集團為台企客戶從全球資本市場籌集逾270億美元,協助台企邁向海外,也幫助國際企業投資台灣。

在國際與在地評比中,花旗在台屢獲佳績。今年除卓越雜誌兩項大獎外,更榮獲《亞洲金融》「最佳國際銀行」、「最佳國際商業銀行 - 中小企業」、《財資雜誌》Triple A「最佳永續金融國際銀行獎」、「最佳國際企業及機構顧問獎」與「最佳商業銀行」等國際獎項。
3 星展銀行(台灣)整併展綜效 營運攀高峰 摘錄經濟A9版 2025-09-03
持續深耕發展台灣市場的星展銀行(台灣),整併屆滿兩周年,營運成果再創高峰。特別是受惠於規模擴大與整併綜效,2025年上半年總收入達新台幣165億元,年增10%;稅後盈餘更躍升至44億元,年增65%,雙創歷史新高。星展集團董事會與高階領導團隊也特別來台召開年度策略會議,展現對台灣市場的高度重視。

星展集團執行總裁陳淑珊昨(2)日出席2025星展集團記者會表示,台灣是星展的重要策略市場,星展多年來持續增資、收購以展現深耕台灣的承諾。自2008年收購寶華、2017年接手澳盛在台零售與財富業務,到2023年完成花旗台灣消金業務整合,星展已穩居台灣最大外商銀行領導地位。

身為亞洲最安全銀行,星展結合在亞洲與關鍵市場的深厚網絡,協助客戶在不確定環境中抓住新契機,不論是企業跨足國際,還是個人累積並傳承財富,星展都是最值得信賴的金融夥伴。陳淑珊指出,很多星展的客戶回饋說,星展是風雨見真情的好夥伴,無論是晴天還是雨天,星展永遠都在。

星展銀行(台灣)總經理黃思翰進一步表示,星展未來發展將聚焦三大核心領域,包含 :

一、輕鬆便捷的支付體驗:推出涵蓋個人與企業的創新支付解決方案,包括跨國速匯DBS Remit、企業專屬GlobeSend環星匯、企業簽帳金融卡、個人外幣刷卡直扣外幣帳戶的「多幣通」等,全面解決客戶支付痛點。

二、 完整的財富管理布局:已取得財管2.0執照並進駐高雄專區,將持續引進創新金融產品服務超高資產客戶;同時將透過創新科技,協助新興富裕族群,邁向更高層次的財富成長。

三、 協助企業拓展海外版圖:憑藉對亞洲市場深入瞭解,協助企業掌握全球供應鏈重組與東南亞投資新機會。

除了穩健財務表現,星展基金會亦自2014年持續支持具正面影響力的社會企業,並提升弱勢族群生活與技能。未來3年,基金會將再投入新台幣3億元於在地專案,預計嘉惠超過110萬名弱勢族群,並持續推動銀髮族健康安心的樂齡生活。
4 併花旗消金兩周年 星展聚焦三戰略 摘錄工商A 11 2025-09-03
 星展銀行(台灣)整併花旗銀行消金部滿兩周年,2025年上半年總 收入達新台幣165億,稅後純益攀高至新台幣44億,雙創歷史新高。 星展集團執行總裁陳淑珊公布,未來星展在台發展將聚焦三大核心領 域,一是積極打造全方位創新支付解決方案;二是持續提供超高資產 客戶更具創新性的產品與服務,延伸觸角至新興富裕族群,打造完整 的財富管理佈局;三是協助企業拓展海外版圖。

  星展為台灣最大的外商銀行,同時是東南亞最大、全球第25大銀行 ,股東權益報酬率(ROE)排名全球第七,股東總報酬率(TSR)則位 居全球第八。近年集團以AI驅動產品創新,成功將AI所創造的經濟效 益翻倍至約新台幣180億元,預計至2025年底,經濟效益將進一步提 升至約新台幣240億元。

  星展銀行(台灣)總經理黃思翰指出,集團長期深耕台灣市場,在 積極打造全方位創新支付解決方案上,涵蓋針對個人的DBS Remit星 展跨國速匯、企業專屬的GlobeSend星展環星匯等快速跨境匯款服務 ,以及企業簽帳金融卡、個人外幣刷卡直扣外幣帳戶的「多幣通」與 正在計畫中的TWQR行動支付等日常支付解決方案,協助解決現行國內 外支付常見的痛點。

  為響應政府打造亞太資產管理樞紐政策,星展銀行(台灣)已取得 辦理財管2.0高資產業務執照,並進駐高雄資產管理專區。未來將善 用集團在亞洲的網絡優勢,導入更多前瞻的金融方案與產品,而對於 持續增長的新興富裕族群,將積極運用創新科技,優化數位平台和服 務。

  此外,面對全球供應鏈重塑,台灣企業正加速邁向國際,尤其積極 深耕東南亞市場,星展銀行(台灣)亦將憑藉集團遍布亞洲的綿密網 絡優勢,以及全方位數位創新解決方案與專業顧問服務,聚焦協助企 業掌握投資商機。
5 台灣花旗子行淨值 稱冠 摘錄經濟A 11 2025-08-30
據統計至6月底,共有四家外銀在台設立子行,子行相當於一個獨立在台灣運作的銀行,有自已的董事會。以淨值排名來看,依次為花旗銀行、星展銀行、滙豐銀行和渣打銀行。

合計四家外銀子行在台的144家分行總資產為新台幣3兆0,360億元,總淨值為3,132.7億元,總存款餘額為2兆3,034億元,總放款餘額為1兆2,762億元。

該四家外銀原先都是同時經營消金和企金,但花旗銀行在2023年出售在台灣消金業務給星展銀行後,就全力主攻企金業務,目前在台有一個分行和一個子行。

花旗、星展、滙豐和渣打銀行等四家外銀的在台子行,至今年6月底,總淨值、總存款和總放款,均超過直屬於海外總部的28家外國銀行分行。主要原因之一是,該四家外銀早年在台子行設立了綿密的分行網絡。
6 花旗獲台灣區最佳雇主獎 摘錄經濟A 10 2025-08-20
亞洲權威人力資源媒體《HR Asia》日前公布2025年台灣「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得獎名單,花旗(台灣)商業銀行在評選中脫穎而出,獲選為台灣區最佳企業雇主之一。《HR Asia》8月8日舉行頒獎典禮,由花旗(台灣)商業銀行人資長蔡慧芬代表出席領獎。

花旗集團台灣區總裁暨花旗(台灣)商業銀行董事長張聖心表示:「人才是花旗最珍視的資產。為推動身心靈均衡的幸福職場文化,花旗提供一系列優於勞基法的員工福利,希望員工工作忙碌之餘,也要注重身心健康,提倡不論職務皆彼此尊重的精神,讓花旗核心價值融入同仁每日工作中。」

《HR Asia》表示,面臨嚴峻人才挑戰,多世代共事與員工需求轉變,獲獎企業在人才留任策略上除重視職涯成長與技能培育,更以彈性與多元文化吸引並留任優秀人才。

被譽為金融人才搖籃的花旗,高度重視員工在公司成長及發展,透過綿密全球網絡,提供員工跨國發展、交流機會。此外花旗1977年首度將儲備主管計畫引進台灣,秉持持續深耕台灣承諾,不斷優化人才培訓制度。每年花旗儲備主管及暑期實習計畫也深獲年輕學子熱烈回響,凸顯花旗仍是金融業求職者心目中首選企業之一。

蔡慧芬表示:「花旗倡導用人唯才的企業文化,提供每位員工公平的工作與晉升機會,致力於創造一個能讓同仁充分參與、發揮潛能的工作環境。」

花旗針對選育人才不遺餘力,除《HR Asia》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花旗(台灣)往年也曾獲得《104人力銀行雇主品牌大賞》「最佳留任力」獎項等多項肯定,貫徹花旗重視人才發展、打造幸福職場承諾。
7 花旗台灣 獲《HR Asia》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 摘錄工商A 11 2025-08-20
 亞洲權威人力資源媒體《HR Asia》日前公布2025年台灣「亞洲最 佳企業雇主獎」的得獎名單,花旗(台灣)商業銀行在評選中脫穎而 出,獲選為台灣區最佳企業雇主之一。《HR Asia》於8日舉行頒獎典 禮,由花旗(台灣)銀行人資長蔡慧芬代表出席領獎。

  花旗集團台灣區總裁暨花旗(台灣)商業銀行董事長張聖心表示, 為了推動身心靈均衡的幸福職場文化,花旗提供一系列優於勞基法的 員工福利,盼員工在工作忙碌之餘,也要注重身心健康,提倡彼此尊 重的精神,讓花旗的核心價值融入同仁們的每日工作之中。

  《HR Asia》表示,當前企業面臨嚴峻的人才挑戰,包括多世代共 事以及員工需求轉變,獲獎企業在人才留任策略上,除了重視職涯成 長與技能培育,更以彈性與多元文化,吸引並留任優秀人才。

  花旗高度重視員工在公司的成長及發展,透過綿密的全球網絡,提 供員工跨國發展、交流的機會。此外,花旗於1977年首度將儲備主管 計畫引進台灣,秉持著持續深耕台灣的承諾,不斷優化人才培訓制度 。每年的花旗儲備主管及暑期實習計畫,也深獲年輕學子熱烈回響, 凸顯花旗為金融業求職者心目中的首選企業之一。

  花旗(台灣)銀行人資長蔡慧芬表示,花旗倡導用人唯才的企業文 化,提供每位員工公平的工作與晉升機會,致力於創造一個能讓同仁 充分參與、發揮潛能的工作環境。

  此外,花旗(台灣)與專業心理諮商單位合作,提供免費諮商服務 ,協助同仁面對壓力與挑戰。同時,不定期舉辦各式健康促進活動與 講座,協助員工培養平衡生活與工作所需的能量。

  除了今年獲得《HR Asia》「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花旗(台灣 )往年也曾獲得《104人力銀行雇主品牌大賞》「最佳留任力」獎項 等多項的肯定,貫徹花旗重視人才發展、打造幸福職場的承諾。
8 台債7月買超排行 中信銀奪冠 摘錄工商A 11 2025-08-14
 據櫃買中心公布最新統計,7月台債買超排行,由中信銀行買超89 .35億元奪冠,其州是元大銀行買超63.24億元,外商滙豐 (台灣)買超41.54億元排第三,「老三票」之一的兆豐票券買超26 .51億元拿第四,「綠巨人」中華郵政縮手僅買超26.21億元、滑落第 五。

  券商主管表示,近期國內債市迎來大多頭行情,近三個月來10年期 主流公債利率一路下挫,5月中利率還高掛在1.6%,13日已滑落至1 .37%,跌幅達0.23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前三個月買進公債的金融 機構,將有一筆豐厚的資本利得可賺。

  櫃買中心資料顯示,7月大買台債的前五名金融機構,依序為中信 銀、元大銀、滙豐(台灣)銀行、兆豐票券、中華郵政, 意外奪冠的中信銀單月買超金額89.35億元,仍未達百億元以上水準 ;元大銀單月買超台債63.24億元,排名第二,滙豐(台 灣)銀行買超41.54億元拿下季軍,為7月買債最積極的外銀;兆豐票 券買超26.51億元,超前「綠巨人」中華郵政的26.21億元。

  前十大買超機構還包括第一銀行、中華票券、國際票券、萬通票券 與花旗(台灣)銀行,買超金額9.45億元~23.28億元。

  資深債券商主管說,7月買超金融機構前十大裡,有四家都是票券 商,顯示票券商雖然經營規模不如銀行,但對固定收益商品的利率走 勢相當敏感,著眼美國聯準會9月有機會重啟降息,台債也可能跟隨 國際債市走出新一波多頭行情,才會有志一同、提前在7月進場布局 。
9 花旗挺台企 奪11項國際大獎 摘錄經濟A 14 2025-07-31


花旗集團2024年在台灣再創業績巔峰,協助企業完成近20項重大交易,涵蓋併購、股權及債券資本市場,成功締造市場領先地位,並獲得《亞洲金融》(FinanceAsia)、《歐元雜誌》(Euromoney)與《財資》(The Asset)三大國際金融媒體頒發共計11項大獎,成為外資銀行中的佼佼者。

花旗集團台灣區總裁暨花旗(台灣)銀行董事長張聖心表示,花旗持續以全球平台與跨國網絡優勢,為台灣企業提供全方位金融解決方案,協助企業因應在地及跨境業務發展。今年獲得多項國際權威獎項,證明花旗在台灣金融市場的深耕與專業表現備受肯定。

根據《歐元雜誌》指出,花旗在台灣投資銀行業務中展現強勁的市場領導力,持續蟬聯在併購、股權與債券市場的排名領先地位。2024年花旗投資銀行團隊成功協助台灣企業完成將近20筆關鍵交易,並在相關領域取得最高市占率,寫下近年最佳業績。自2020年以來,花旗已為台灣企業從全球資本市場籌資超過270億美元,並提供逾110億美元的併購顧問服務,積極協助台灣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今年花旗榮獲《亞洲金融》包括「最佳國際銀行」、「最佳國際投資銀行」、「最佳國際併購機構」、「最佳國際股權機構」、「最佳國際債券機構」、「最佳國際商業銀行-中小企業」等六項大獎;並由《歐元雜誌》頒發「最佳投資銀行」與「最佳併購投資銀行」雙料殊榮。

同時,花旗也在《財資》Triple A獎項中囊括「台灣最佳次保管銀行」、「最佳國際保管銀行」、「最佳保險託管專家」等肯定,展現其在企業金融、資本市場與財富託管領域的整體實力。花旗已連續22年獲《財資》「最佳國際銀行」榮耀。
10 花旗助台企邁向海外 摘錄工商A 11 2025-07-31
  花旗2024年在台灣締造亮眼業務成果,榮膺國際金融媒體11項權威 大獎,《亞洲金融》(FinanceAsia)「最佳國際銀行」、「最佳國 際投資銀行」、「最佳國際併購機構」、「最佳國際股權機構」、「 最佳國際債券機構」、「最佳國際商業銀行——中小企業」殊榮,與 《財資》(The Asset)Triple A「台灣最佳次保管銀行」、「最佳 國際保管銀行」、「最佳保險託管專家」,又接連獲頒《歐元雜誌》 (Euromoney)「最佳投資銀行」及「最佳併購投資銀行」。

  花旗集團台灣區總裁暨花旗(台灣)董事長張聖心表示:「花旗致 力於成為值得客戶信賴的金融夥伴,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運用綿 密跨國網絡的優勢和強大的全球平台提供金融解決方案,支持客戶的 在地及跨境業務需求。今年榮獲諸多國際獎項,也再次證明花旗在台 灣的優異業務表現受到肯定。」

  歐元雜誌在其得獎說明中指出,花旗持續鞏固在台灣投資銀行業內 無可撼動的領導地位,展現出在各項業務領域的全方位卓越表現,持 續蟬聯併購、股權與債券資本市場的領先排名。

  花旗集團投資銀行事業群於2024年協助台灣企業客戶完成近20項重 大交易,橫跨併購、股權與債券資本市場,並於台灣市場獲得最高的 市占率,創下近年業績高峰。自2020年以來,花旗集團為台灣企業客 戶從全球資本市場籌集逾270億美元的資金,並為總金額逾110億美元 的併購交易提供了諮詢服務,在日益複雜且快速變化的產業環境中, 持續協助台灣企業邁向海外,增強國際競爭力。
11 公告本公司訂定減資基準日及其他相關事宜 摘錄資訊觀測 2025-07-21
1.事實發生日:114/07/21
2.發生緣由:本公司董事長訂定減資基準日相關作業事宜。
3.因應措施:
(1)本公司為將原支應消費金融業務之資本返還股東,業於114年6月18日
股東會決議減少資本額新台幣15,600,000,000元及銷除已發行股份
1,560,000,000股。本案業奉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114年7月16日金管證發字
第1140349687號申報生效在案。
(2)本公司實收資本額為新臺幣50,033,000,000元,已發行股份總數為
5,003,300,000股,每股面額新臺幣10元,減資後實收資本額為新台幣
34,433,000,000元,減資後之普通股總股數3,443,300,000股,每股面額
新臺幣10元。
(3)本次減少資本新臺幣15,600,000,000元,預計銷除已發行股份
1,560,000,000股,每股面額新臺幣10元,減資比例約為31.179422%。
依減資基準日股東名簿記載之股東按其持股比例,每仟股折減約311.79422股
(即每仟股換發約688.20578股)。
(4)最後過戶日:114年7月21日。
(5)停止過戶期間:114年7月22日至114年7月26日止。
(6)減資基準日:114年7月26日。
(7)本次減資換發新股之權利義務與原發行之股票相同。
(8)其他未盡事宜,悉依公司法及其他相關法令辦理。
4.其他應敘明事項:本公司114年6月18日股東會決議通過,授權董事長
訂定減資基準日、股票換發等相關事宜。
12 本公司依法辦理減資向債權人公告事項 摘錄資訊觀測 2025-06-19
1.事實發生日:114/06/18
2.發生緣由:本公司業經114年6月18日股東會決議通過辦理減資案。
3.因應措施:(1)因本公司已於112年8月將消費金融業務
轉讓予星展銀行,故擬將原支應消費金融業務之資本返還股東。
本減資案減資金額為新台幣15,600,000,000元,
銷除股數1,560,000,000股,本減資案完成後
本公司之實收資本額為新台幣34,433,000,000元,
減資後發行股數計3,443,300,000股,每股面額新台幣10元。
(2)本公司將於向相關主管機關完成申報生效後,
辦理本減資案之相關事宜。
(3)本減資案完成後,本公司仍有充足資本支應在台企業金融業務
之需求,本公司之資本適足率仍將遠高於主管機關所要求之
最低標準及其他銀行同業平均之資本適足率,符合銀行法及相關
法令要求之財務健全標準。未來本公司將善用遍布全球90多個
市場的綿密網絡優勢,持續在台灣深耕企業金融業務,
既有的產品和服務內容不會受到本次資本返還的影響。
(4)上述係依公司法第281條準用同法第73及74條規定,
本公司債權人如對於本減資案有異議,請自即日起31日內
(114年6月19日起至114年7月19日止)檢附相關債權
證明文件以書面方式透過掛號郵件郵寄(以郵戳日為憑)向本公司
(台北市信義區松智路1號12樓,專案小組收)提出異議,俾憑辦理。
逾期未表示異議者,視為無異議,特此公告。
(5)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本公司客戶經理或通常聯絡窗口。
4.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13 公告本公司第七屆董事(含獨立董事)當選名單 摘錄資訊觀測 2025-06-18
1.發生變動日期:114/06/18
2.舊任者姓名及簡歷:
董事長張聖心(美商花旗海外投資公司代表人):花旗(台灣)銀行董事長
董事馮淑儀(美商花旗海外投資公司代表人):花旗(台灣)銀行總經理
董事郭馥君(美商花旗海外投資公司代表人):花旗(台灣)銀行財務長
董事Porto De Almeida, Mateus (美商花旗海外投資公司代表人):
美商花旗銀行香港分行財務長
獨立董事吳壽山:國立師範大學講座教授
獨立董事陳春山: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所暨全球品牌研究室專任教授
獨立董事王友華: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
3.新任者姓名及簡歷:
董事張聖心(美商花旗海外投資公司代表人):花旗(台灣)銀行董事長
董事馮淑儀(美商花旗海外投資公司代表人):花旗(台灣)銀行總經理
董事郭馥君(美商花旗海外投資公司代表人):花旗(台灣)銀行財務長
董事Steven Tan Kong Weng(美商花旗海外投資公司代表人):
美商花旗銀行新加坡分行 國際資訊轉型總管理中心負責人
獨立董事:吳壽山:國立師範大學講座教授
獨立董事:王友華: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
獨立董事:顏輝煌:財團法人台北外匯市場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4.異動原因:任期屆滿全面改選
5.新任董事選任時持股數:
董事張聖心(美商花旗海外投資公司代表人):5,000,000,000股
董事馮淑儀(美商花旗海外投資公司代表人):5,000,000,000股
董事郭馥君(美商花旗海外投資公司代表人):5,000,000,000股
董事Steven Tan Kong Weng(美商花旗海外投資公司
代表人):5,000,000,000股
獨立董事吳壽山:0股
獨立董事王友華:0股
獨立董事顏輝煌:0股
6.原任期(例xx/xx/xx至xx/xx/xx):111/06/28~114/06/17
7.新任生效日期:114/6/18
8.同任期董事變動比率:不適用
9.其他應敘明事項:NA
14 公告變更本公司財務報表簽證會計師 摘錄資訊觀測 2025-05-09
1.董事會通過日期(事實發生日):114/05/08
2.舊會計師事務所名稱: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3.舊任簽證會計師姓名1:
尹元聖
4.舊任簽證會計師姓名2:
吳麟
5.新會計師事務所名稱: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6.新任簽證會計師姓名1:
王勇勝
7.新任簽證會計師姓名2:
吳麟
8.變更會計師之原因:
依據「銀行業公司治理實務守則」第38條及落實簽證會計師輪調機制
,自114年第三季起查核114年上半年度財報,本公司財務報表簽證會
計師由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尹元聖會計師、吳麟會計師,變更
為王勇勝會計師及吳麟會計師。
9.說明係由公司主動終止委任或不再繼續委任或前任會計師主動終止委任
或不再繼續接受委任:
不適用
10.公司通知或接獲通知終止之日期:114/05/08
11.最近二年度已申報或即將編製之財務報告是否曾經會計師調整或提出內
部控制重大改進事項之建議:

12.公司對上開調整或建議事項有無不同意見(若有不同意見,請詳細說明每
一事項之性質、公司原處理方法與最後處理結果暨繼任會計師對各該事
項之書面意見):
不適用
13.公司正式委任繼任會計師前,是否曾就上開前任會計師所做調整及建議
事項之處理及其對財務報表可能簽發之意見,諮詢該會計師(若有,請輸
入詢問事項及結果):
不適用
14.說明是否授權前任會計師對繼任會計師所提合理之詢問(包括上開所述不
同意見之情事)充分回答:
不適用
15.其他應敘明事項(若事件發生或決議之主體係屬公開發行以上公司,本則
重大訊息同時符合證券交易法施行細則第7條第7款所定對股東權益或
證券價格有重大影響之事項):
15 更正公告本公司擬將有價證券簽證業務轉讓予遠東國際商業 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業務移轉之交割基準日暫定為114年6月7日。 摘錄資訊觀測 2025-04-17
1.事實發生日:114/04/17
2.發生緣由:
本公司與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受讓方」)
簽署營業移轉契約,約定由本公司將有價證券簽證業務
(下稱「本業務」)轉讓予受讓方,由受讓方概括承受
本業務之營業、資產及負債。
3.因應措施:不適用
4.其他應敘明事項:
(1)本公司擬於114年6月7日(下稱「交割基準日」),
依營業移轉契約之約定將本業務之營業、資產
及負債移轉予受讓方,約定由受讓方概括承受本業務。
交割基準日如有變更,本公司將另行公告。
(2)自交割基準日起,本公司將不再從事本業務,
原由本公司提供之本業務相關服務將由受讓方繼續提供。
16 公告本公司擬將有價證券簽證業務轉讓予遠東國際商業銀行 股份有限公司,業務移轉之交割基準日暫定為114年6月7日。 摘錄資訊觀測 2025-04-17
1.事實發生日:114/04/16
2.發生緣由:
本公司與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受讓方」)
簽署營業移轉契約,約定由本公司將有價證券簽證業務
(下稱「本業務」)轉讓予受讓方,由受讓方概括承受
本業務之營業、資產及負債。
本公司董事會決議將有價證券簽證業務(下稱「本業務」)
轉讓予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受讓方」),
約定由受讓方概括承受本業務之營業、資產及負債。
3.因應措施:不適用
4.其他應敘明事項:
(1)本公司擬於114年6月7日(下稱「交割基準日」),
依營業移轉契約之約定將本業務之營業、資產
及負債移轉予受讓方,約定由受讓方概括承受本業務。
交割基準日如有變更,本公司將另行公告。
(2)自交割基準日起,本公司將不再從事本業務,
原由本公司提供之本業務相關服務將由受讓方繼續提供。
17 花旗蟬聯台灣最佳國際銀行 摘錄經濟A 11 2025-04-15
花旗(Citi)榮獲《財資》(The Asset)頒發2025年Triple A永續金融獎,連續第22年獲選為「台灣最佳國際銀行」,同時拿下「最佳永續金融國際銀行」與「最佳國際企業及機構財務顧問」等十餘項大獎。

花旗此次榮獲《財資》2025年獎項橫跨銀行顧問與交易兩大類別,銀行顧問類包括:最佳永續金融國際銀行、最佳國際企業及機構財務顧問、最佳股權籌資財務顧問、最佳國際併購財務顧問、最佳商業銀行。

交易類獎項包括:環球晶圓6.89億美元GDR案(最佳海外存託憑證)、緯穎科技14.4億美元GDR與可轉債同步發行(最佳同步發行)、廣達電腦10億美元可轉債(最佳可轉債)、國泰人壽6億美元次順位債(最佳首發債券)、南山人壽7億美元次順位債(最佳保險公司資本債)、鴻海11億美元無擔保聯貸(最佳聯貸)、文曄科技收購Future Electronics Inc.案(最佳併購)。

花旗(台灣)銀行董事長暨台灣區總裁張聖心指出:「花旗以全球超過90個市場的綿密網絡與創新金融解決方案,協助台灣企業拓展國際版圖,也支持外資企業投資台灣。2024年,花旗從全球資本市場為台灣企業籌得近100億美元資金,持續扮演企業值得信賴的金融顧問角色。」

此外,花旗亦在《IFR Asia》與《FinanceAsia》2024年度評選中,被譽為「亞太區最佳債券機構」,並獲頒「亞太區最佳股權與股權連結籌資財務顧問」。花旗亞太區投資銀行主管Jan Metzger強調:「這些榮譽印證我們致力為客戶提供專業建議與最佳解決方案,感謝客戶長期的信任與支持。」

根據Dealogic數據,花旗於2024年協助亞太區企業從全球資本市場籌資超過2,500億美元,顯示其在跨境交易與資本市場操作的領先地位。
18 花旗連22年蟬聯台灣最佳國際銀行 摘錄工商A 11 2025-04-15
  國際金融雜誌《財資》(The Asset)日前公布2025年Triple A永 續金融獎得獎名單,花旗再度蟬聯台灣市場「最佳永續金融國際銀行 」及「最佳國際企業及機構財務顧問」等十多項銀行顧問與交易獎項 ,展現花旗集團在台灣的企業金融及投資銀行業務備受國際肯定。

  花旗集團在台榮獲《財資》2025年Triple A永續金融獎項有兩類, 一是銀行顧問類,包含最佳永續金融國際銀行、最佳國際企業及機構 財務顧問、最佳股權籌資財務顧問、最佳國際併購財務顧問,以及最 佳商業銀行。

  二是最佳交易類,包含最佳海外存託憑證—環球晶圓6.89億美元的 海外存託憑證發行;最佳同步發行—緯穎科技14.4億美元的海外存託 憑證及海外可轉債同步發行;最佳可轉債—廣達電腦10億美元海外可 轉債發行;最佳首發債券—國泰人壽6億美元次順位公司債發行;最 佳保險公司資本債—南山人壽7億美元次順位債券發行;最佳聯貸— 鴻海11億美元無擔保循環貸款,以及最佳併購—文曄科技對FutureE lectronics Inc. 38億美元併購。

  花旗(台灣)銀行董事長暨台灣區總裁張聖心表示,「作為全球化 的國際銀行,花旗善用遍布全球90多個市場的網絡優勢,提供市場分 析和創新金融解決方案,協助台灣企業拓展業務版圖,也幫助國際企 業投資台灣。」

  去年花旗集團從全球資本市場為台灣企業募集高達近100億美元的 資金,致力成為值得台灣客戶信賴的金融顧問。

  花旗深耕台灣逾60年,卓越經營屢獲國際財經獎項肯定,今年更連 22年蟬聯《財資》「最佳永續金融國際銀行/最佳國際銀行」、連十 年榮獲「最佳國際企業及機構財務顧問」、連八年獲頒「最佳國際併 購財務顧問」、連四年獲得「最佳股權籌資財務顧問」及連兩年榮獲 「最佳商業銀行」等。

19 國銀放款餘額 突破42.76兆元 摘錄工商A 12 2025-04-09
  根據金管會統計,至今年2月底38家國銀放款總餘額達42兆7,601億 元,月增1,640億元,主要是國內分行增加約1,367億元,但農曆春節 年後到期不續借、公營企業大幅還款、不動產放款亦放緩,放款餘額 增長放緩,整體逾放比與上月和去年同期的0.16%一樣,稅前盈餘前 二月累計1,000.7億元,創歷年同期最高,主要因利息與手續費收入 雙引擎驅動。

  統計顯示,2月放款餘額僅月增1,639.82億元,較1月的3,885.35億 元大幅放緩。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表示,放款餘額增幅下降的 主因有三,一是農曆春節季節性因素影響,民營企業多在年節後借款 到期就不續借,2月國銀對民營企業放款餘額約19兆9,110億元,僅較 上月增加169億元;二是部分公營企業有大額還款,2月國銀對公營企 業放款餘額約9,418億元,較上月減少27億元。

  三是在用途別方面,購置不動產相較於過去數月呈現放緩,2月放 款餘額約18兆4,205億元,僅月增250億元,中央銀行於去年9月開始 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今年2月不動產放款餘額已大幅下滑83.5%。

  放款方面,2月週轉金月增僅1,216億元,少於1月的1,985億元,反 觀企業投資單月增幅108億元,相較1月的77億元增加較多。侯立洋指 出,週轉金增額減少的主因是很多企業到期還款或提前清償,企業投 資增額提高則是因為有幾家海外企業大額借款,作為企業併購使用。

  國銀2月放款月增前三大銀行分別為臺銀增788億元、中信銀增674 億元、台新銀增230億元;存款月增前三大為一銀增加815億元、國泰 世華銀增564億元,花旗銀增489億元。

  前二月獲利創歷年同期最高,侯立洋說明,三大收益中的利息淨收 益1,082.9億元、年增10.5%,及手續費淨收益575.6億元、年增9.2 %,但因股匯市波動影響,投資和其他淨收益減少399.6億元、年減 8.6%,抵銷部分增幅。
20 國銀行員去年平均貢獻263.5萬 摘錄工商A11版 2025-04-01
中央銀行公布去年第四季本國銀行營運績效季報,去年全年平均每 一銀行員平均
貢獻度達263.5萬元,年成長14%,銀行主管認為,今 年有兩大隱憂,一是全球
股匯市波動,二是去年高基期,預期獲利將 布滿荊棘。

  央行公布第四季國銀每一行員獲利貢獻,排除輸出入銀行及全國農 業金庫,
前十強略有變化,中信銀行405.8萬元衝上第七名,國泰世 華銀行397.4萬元、台
北富邦銀行385萬元各降至第八、九名,玉山銀 行347.2萬元擠進第十名。其中,
第一名花旗銀行以1,646.5萬元連四 季居首位,且是唯一破千萬元,京城銀行
638.3萬元第二名,(ㄏㄨ ㄟˋ)豐銀行554.3萬元第三名,第四至六名為上海商
銀498.7萬元、 兆豐銀行472.2萬元及臺灣銀行421.3萬元。

  前十強多數雖較第三季下滑,但維持年成長,以國泰世華銀年增近 23.5%最
大,其次玉山銀年增23.3%、北富銀年增18.6%、中信銀年 增13.3%、臺銀年增
12.9%,增幅均達雙位數,及(ㄏㄨㄟˋ)豐銀 年增7.3%;京城銀、上海銀及兆
豐銀為年減。

  銀行主管分析,去年12月金融市場波動,銀行業獲利走疲,第四季 每一行員
平均貢獻度下滑,但去年國銀獲利首次突破5,000億元,以 年度比較,貢獻度仍
持續上升。前十強中有四大金控銀行入列,包括 兆豐金旗下兆豐銀行、金控雙雄
國泰及富邦旗下國泰世華銀行及台北 富邦銀行,及玉山金控旗下玉山銀。

  大型金控下銀行因營運規模大,員工人數多,使貢獻度相較低,其 中兆豐銀
員工貢獻度最高、續列第五名,且是公股金控下銀行唯一入 榜,雖然第四季貢獻
度小幅年減7.7%,但仍穩居金控銀行最佳。

  金控雙雄旗下,國泰世華銀獲利年增逾3成,主要是放款動能強勁 且債券部
位擴大,淨利息收入雙位數成長;北富銀年增25%,獲利衝 新高帶動行員貢獻度
提升;最大亮點的玉山銀衝上第十名,因獲利年 成長25.1%,包括企業放款、海
外放款、手收年成長逾3成的挹注。
 
第 1 頁/ 共 3 頁 共( 41 )筆
 
 
免責聲明:
本站為未上市、興櫃股票資訊分享社群網站從不介入任何未上市股票買賣、交易,相關資訊若與主管機關資料相左以主管機關資料為準
內容如涉及有價證券或商品相關之記載或說明者,並不構成要約,使用者請自行斟酌,若依本資料投資後盈虧自負。
 
回到頁首